糞便潛血檢查陽性 超過「這時間」未大腸鏡診斷!大腸癌死亡風險增64%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吳儀文報導】大腸癌不僅會對個人健康造成影響,對家庭、生活都會產生衝擊。根據109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,大腸癌發生人數為1萬6,829人,平均每天有47人罹患大腸癌,其中最常好發於50歲以上的族群。

大腸癌長達15年位居國人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。國健署提醒,早期大腸癌無明顯症狀且不易被發現,民眾應定期做大腸癌篩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,若篩檢陽性未做進一步確診,將增加罹癌風險、死亡風險。

大腸癌篩檢降35%死亡率 了解補助對象、檢查前準備

如果大腸有腫瘤或息肉可能會因為糞便摩擦而流血,並附著在糞便表面排出,因此若透過糞便潛血檢查,可以知道糞便表面是否有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,早期發現疑似大腸癌的個案。

國健署表示,實證資料指出,每2年定期篩檢可以降低29%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%死亡率,目前國健署補助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民眾,每2年1次定量免疫糞便潛血檢查,符合篩檢資格尚未做篩檢的民眾,應撥空前往篩檢。

糞便潛血檢查無侵入性,檢查前不需限制飲食,只需要攜帶健保卡就近至健保特約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,在家使用採便棒刮取檢體送回即可等待篩檢結果。

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,定期做大腸癌篩檢非常重要,因為一開始癌症在腸道內成長並沒有感覺,等到有症狀才就醫,通常已演變成較嚴重的癌症,而透過定期篩檢及早揪出潛藏在身體裡的危機,才能儘早阻斷病變的發生,或是癌症的進展。

大腸癌篩檢陽性 應進一步做大腸鏡診斷

如果篩檢結果疑似異常,民眾也不需驚慌,國健署表示,根據癌症篩檢資料發現,大腸癌篩檢結果為陽性者,每2人有1人為大腸息肉,每20人有1人為大腸癌,民眾應進一步進行大腸鏡檢查,及早確立病兆,及早治療,預後較佳。

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,第0期、第1期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皆可超過9成,而第4期5年存活率則未達2成,顯示早期診斷,早期治療的重要性。國健署也提醒,有研究顯示,篩檢結果為陽性若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確診,罹癌風險會增加30%,如果一直未做進一步確診,大腸癌死亡風險將增加64%。

因此,篩檢結果為陽性者別因為害怕而錯失及早確立診斷、治療的黃金期。而為了降低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,國健署與健保署合作推動「全民健康保險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」

國健署表示,希望透過「主動追陽」的機制,促進篩檢醫療院所與確診醫療院所共同合作,針對篩檢結果為疑似異常之個案,主動進行健康指導及說明後續檢查注意事項,協助民眾安心接受進一步診斷,及早阻斷病變及癌症的進展,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期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癌症死亡時鐘快轉3秒 72萬人因COVID-19中斷篩檢!2癌影響最大死亡數↑

為何國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居高不下? 醫揭「危險因子」:維生素D不足也中
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readnews.php?id=58391
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
更多健康資訊:健康醫療網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